本報訊梭魚灣畔,華能大連電廠甘井子熱源站內,兩臺80噸熱水鍋爐已啟動,爐膛里火焰熊熊,熱水由此經供熱管道去往居民家;此刻熱源站煙囪飄出了縷縷白色煙氣,并沒有早年間黑、黃色煙霧從鍋爐房煙囪冒出的景象,這些是記者昨天上午九點半在現場見到的。空氣質量事關民生,我市治理燃煤鍋爐污染、改善生態環境,僅去年就拆除燃煤小鍋爐1416臺,大型熱電企業在機組達到超凈排放的同時,其改造熱源站、向超凈排放“看齊”。采暖與藍天并非不可兼得。
昨天早上,我市氣溫驟降,這處熱源站里工人們忙個不停,3號鍋爐觀察窗被拉開,里面爐火躍動,炙烤感讓人不敢湊到跟前。“現在兩臺鍋爐正在運行,爐膛溫度有六百五十攝氏度。如果供熱期遇到極寒天氣,我們將再啟動另一臺八十噸鍋爐,保障居民供熱需求。”華能大連電廠供熱辦主任王鶯歌說道。鍋爐正運行,這處熱源站一次網出水溫度為62℃、回水溫度為47℃,這種溫度狀態接近11月5日供熱期開始時的水平,華能大連電廠考慮用這種辦法加速提升建筑本體溫度,讓居民們盡快感受到溫暖。
在市民印象中,供暖季里霧霾頻繁出現。在影響我市空氣質量的污染物中,PM2.5污染僅次于臭氧,排名第二。在PM2.5的來源中,燃煤鍋爐及工業廢氣占比最多。為改善城市空氣質量,我市鎖定燃煤鍋爐、揮發性有機物、揚塵等污染源實施治理。全市去年拆除燃煤小鍋爐1416臺,提標改造1377臺,當年五項空氣污染物指標年均濃度和污染天數均大幅下降;空氣質量優和良的天數同時升高。
近兩年,華能大連電廠甘井子熱源站共四臺80噸熱水鍋爐都被更換,為5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更穩定的服務,涉及用戶8萬戶。為了守護藍天,盡可能減少污染物排放,該企業針對這處熱源站投入3500萬元,購置安裝多種環保設備。昨天,記者在現場看到,每臺鍋爐都配有一個大型電除塵器,它“堵截”原來向空中排放的大量煙塵。而煙氣余熱利用裝置則是用煙氣的熱量給水加熱,讓煙氣溫度由160℃降至120℃,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,還節約了燃煤量。“由此,該熱源站一個供熱期能節省用煤5000噸。這四臺煙氣余熱利用裝置共投入一千萬元,用三年節省的燃煤費用就能抵得上這個投入。”王鶯歌說。
經過更新鍋爐、環保投入,華能大連電廠甘井子熱源站污染物排放接近了超凈排放的水平,如煙塵排放量只有每立方10~20毫克。除了該熱源站,華能大連電廠、大發電的機組達到了超凈排放,其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符合燃氣機組排放限值,為我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助力良多。去年,我市收獲了299個藍天,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81.7%,比2015年增加7.7%。今年8月我市空氣質量首次進入全國前五。
據悉,大連市計劃在今年底前取締禁燃區內全部134臺10噸以下燃煤鍋爐。在即將開始的整個供熱期,我市將繼續鎖定影響空氣質量的燃煤鍋爐、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源,讓采暖與藍天兩者可以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