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日上午,記者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尼達威斯供熱有限公司內看到,南通市主城區最后兩臺35蒸噸/小時燃煤鍋爐已經全面停用,標志著南通市主城區范圍內的35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部淘汰,這也意味著南通市主城區在鍋爐淘汰、使用清潔能源方面,提前完成了省、市下達的全年任務。
記者了解到,尼達威斯過去為周邊其他企業提供蒸汽類熱能,目前該區域企業已使用上電集中供應的蒸汽,企業生產未受影響。“原先這兩臺35蒸噸鍋爐每天燃煤約260噸,根據測算,停產后,每年將降低二氧化硫排放759噸,氮氧化物約236.3噸,煙粉塵2372.5噸。公司第三臺75蒸噸鍋爐的整治也將在年底完成。”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負責人戴威威解釋,所謂“蒸噸”是工程術語,并不是指鍋爐重多少噸,而是指這臺鍋爐每小時蒸發一噸水產生蒸汽的能量,數字越小,說明能源的利用效率越低,產生的污染也越嚴重。
根據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總體部署,能源結構調整是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途徑,其中燃煤鍋爐淘汰整治更是重中之重。今年省、市明確要求:2019年底前,全市35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或實施清潔能源替代;35-65蒸噸/小時燃煤鍋爐實現超低排放改造;65蒸噸/小時及以上的燃煤鍋爐全部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。近年來,全市上下形成合力,穩步推進,已累計淘汰各類燃煤鍋爐3000余臺,這些燃煤鍋爐淘汰后,都采取集中供氣或者天然氣、生物質等清潔能源來替代,實現減排效果。
正是不斷挖掘減排潛力、不斷推動新舊動能轉換,才推動了大氣質量持續改善。今年上半年南通市環境空氣質量依然位居全省第一,主要指標中PM2.5平均濃度42.2μg/m3,同比下降2.5%;二氧化硫平均濃度11μg/m3,同比下降31.2%;二氧化氮平均濃度34μg/m3,同比下降8.1%;PM10平均濃度62μg/m3,同比下降7.5%;一氧化碳日均值0.6mg/m3,同比下降14.3%。除臭氧小幅上升2.0%以外,各項指標均實現了同比下降。其中近年來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下降幅度之大,正是與南通市淘汰和改造燃煤鍋爐密不可分。
南通市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中,今年南通市要完成鍋爐整治項目153個。“下一步,我們將按序時推進全市域35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,按照宜電則電、宜氣則氣等原則進行整治。”戴威威表示,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,原則上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50毫克/立方米,并符合相應的鍋爐安全技術要求,全面完成今年鍋爐整治項目。
了解更多燃煤鍋爐淘汰資訊:www.cdxysoft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