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暨信訪工作會議獲悉,2018年,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310天、優良率85.6%,同比分別增加40天、11.4個百分點;重度及以上污染8天,同比減少21天;細顆粒物(PM2.5)平均濃度3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9微克/立方米,降幅32.8%。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69.23%,與考核目標相比提高7.7個百分點,磨盤山、西泉眼、松花江3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完成率達100%,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磨盤山水庫水量達標率為100%。阿什河消除劣五類水體,完成了國家、省考核目標。

  中央環保督察及“回頭看”反饋意見整改進展順利。按要求圓滿完成了“回頭看”迎檢任務。在40天里,集中辦理督察組轉交的36批2074件群眾信訪案件,70%做到了立整立改,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,30%限期整改,采取掛圖作戰方式加快推進實施。

       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,印發《哈爾濱市2018年“治霾衛藍”工作實施方案》,配套細化實施燃煤整治與總量控制、高排放機動車限行和揚塵、燒烤、秸稈、重污染天氣應對等10個專項子方案;超額完成計劃的981臺淘汰燃煤鍋爐工作,達到1191臺;完成機動車定期檢驗52萬余臺;提早研究謀劃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,強化綜合利用、宣傳引導、督查巡查、財政補貼和監測處置措施,火點與2018年相比大幅減少,有效遏制了重污染天氣發生,在全國169個城市中年度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名第一。

       碧水保衛戰攻艱克難取得成效。優化完善跨行政區間水質監測斷面,在原有61個基礎上,增加到城區46條河流水系450個斷面監測;開展阿什河流域整治行動,排查涉水企業195家,查處關停取締企業103家,督促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完成了一批排污口截流,減少生活污水直排近2萬噸;在枯水期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下,完成了阿什河消除劣五類的艱巨任務。

  凈土保衛戰實現開局良好。出臺了《哈爾濱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;發布了土壤重點監控企業名單,建立了哈爾濱市第一批污染地塊名錄和開發利用負面清單;啟動了土壤污染詳查工作,開展了黑土保護、涉重金屬防控、危險廢物規范化監管等專項行動。

  不斷強化改革創新,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。探索聯合執法機制,形成環境、市城、住建、公安多部門在垃圾管控、污水處理、行刑連接等領域的聯合執法工作制度,全年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10件。排污權交易國家級試點建設取得新進展,已實現交易330起,交易額1650萬元。

       為了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,開展了“綠盾”、“黑土保護”、“打擊松花江涉水企業違法行為”等11個專項行動。堅持常態執法與“雙隨機”執法相結合,開展城市水系、治霾衛藍等專項執法戰役。關停問題企業114家,查處359起環境違法行為,行政處罰8245.7萬元,按日計罰6件,查封扣押34件,限產停產12件,移送拘留8件,刑事移送15件,信息公開460批次,形成了嚴格監管的高壓態勢。

  了解更多淘汰淘汰燃煤鍋爐資訊:www.cdxysoft.cn